——–窑变釉研究的收山之作
用一辈子的时间做一件事情,似乎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,我就是这样用所学对铁系窑变釉进行了长达40年的研究,收获满满,有时会进入人与物的对话场景、偶尔还会在梦中听高人指点、有时也会突然冒出精妙的想法,如此这般内心充满喜乐!
铁系窑变釉的范围还是广义的,我选择其中充满挑战、入场者稀少的铁红釉和油滴釉这两种窑变釉进行系统性的研究,这次铁红釉与油滴釉结合装饰瓷板研究项目完成后,一生的研究工作到此告一段落,放一些空间给有缘人接力吧。
铁红釉与油滴釉结合装饰瓷板研究项目难度相当大,主要是因为铁红釉和油滴釉的烧成制度各不相同,要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并完美呈现两者的特色确实不易,作者经过漫长的试验终于得到圆满的结果。
在该项目的试制过程中,既要满足铁红釉的烧成要求、又要照顾油滴釉的特点,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,作者采用了不同窑炉、不同坯料、不同烧成曲线等方法,通过大量的试验,不断总结经验教训,终于找到一种折中的办法:两种釉都做出一些让步,油滴釉的金色感稍差一点、铁红釉则无法呈现金圈,但视觉效果还是很好的,这已是将二者整合在一件作品上的最佳方法了。
大家都知道,窑变釉对坯料的要求特别严格,不同的坯料施同一种釉效果大到你无法相像,所以该装饰瓷板的工艺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也许你可能想像不到。
研究始于2022年初,福建省举办“福往福来 福建来见”福建“福”文化创意设计大赛,老家宁化县方田乡政府邀请我共同参加这一活动:用我的窑变釉烧制作品参赛,这是第一阶段的试验。
一是用金色釉作底色,请学校同事卢美彬老师用色釉写字。结果当时的金釉配方出了一些问题,金色釉面没有达到最佳导致整体效果不如意。

金叶有福
二是用金色釉作底色,“福”字浮雕施铁红釉一次烧成,结果还是因为金色釉的问题底色没有得到呈现,效果也就不理想。

伊体“福” 天下第一“福” 邓绍华书伊体“福”
第二阶段还是和老家有直接关系,2023年初本家兄弟共同新建大厅,完工后我给起了个名字叫“六和堂”,就想烧制三个大字镶嵌在大厅正面墙上。这次更是艰难,用炉膛内径50CM的窑炉来烧制45CM的大平板,试烧多次后才开始正式烧下图的两块大板,为了尽量提高冷却速度,一次就烧一块板,结果底面铁红色和字的金色都没有达到正常的效果,所以第三块板就没有再烧,等以后找到理想的烧成方法时再烧吧,用大一点的窑炉烧制大件的作品一直是我最后的心愿,肯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完成的。

“六和堂”大厅牌匾字
第三阶段:还是老实一点回到小窑来烧吧,时间已到2024年初,这次终于获得完美的效果,期间虽然有开裂、剥落等现象出现,也是不断积累经验的必然过程,选送其中寿字款参加闽艺杯赛还得了个铜奖。

开裂缺陷 剥落缺陷


完好的作品
小结:用2#窑烧制装饰瓷板的工艺技术已经明确,在今后的制作和烧制过程中,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:一是底板可以适当厚一些,比较有份量感;二是底板和字的规整度在提高以提升质量;三是底面也施釉再顶烧不减少变型。
该项目成果应用范围很广,可作房屋牌匾、喜庆祝福、吉祥词字、百家姓等,红色和金色是国人永远喜爱的颜色,用窑变釉集二者于一身,更显高贵。
2024.12.20






